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是一场科技革命。可是他在当时却怎么也不能想到,他的这项发明在百年后的今天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求,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市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于这一改革大家会有什么看法呢?对此,学生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有50%的同学对此项的改革“叫好”,他们认为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无法降解的塑料袋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这一“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差,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经常会漫天飞舞,造成视觉污染。如果未经处理就被埋到土壤里,则至少需要200年才可以降解。降解后的物质同样会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从而再一次污染我们自己。他们也认为使用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塑料袋装过流食或高温热量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将会给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所以我们要积极支持“限塑令”。对于污染环境又危害身体的塑料袋我们应该控制它的蔓延,该对它说“拜拜”了。
也有40%的同学对“限塑令”有些疑问。“塑料袋不让用了,那我们买东西多不方便啊?”“塑料袋另收费会不会贵啊?”“是不是以后就不让用塑料袋了呢?”对此问题学生记者也了解了一些相关规定。“限塑令”只是体现一个“限”字,不是所有的塑料袋都不让用,只要符合“三项国标”标准的就可以使用。而且去超市购物所用塑料袋收费标准也暂未定夺,不过不会超过一元。塑料袋的限制使用一定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应该尽量少用,不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10%的学生表示“限塑令”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他们平时很少用塑料袋,一般买饭都在食堂吃,去超市买东西通常也会尽量少用塑料袋的,他们会找一些替代品,如布袋,能反复使用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等。这些同学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他们都希望生活在湛蓝的天空下,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限塑令”只是控制塑料袋使用的一种手段,要想从根本上控制还是需要我们自身的约束。收费不是目的,只是希望大家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天空一片蔚蓝。